如果說北京市的通知是地方規(guī)定,對其他地方影響有限,但國務院早就有相應的規(guī)定。6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fā)布《關于做好離京人員新冠肺炎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持有離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同行碼“綠碼”的離京人員,到達目的地后,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各地、各部門不得另行設置其他限制條件。
疫情發(fā)生以來,少數地方“各自為戰(zhàn)”,奉行“孤立主義”,各種“土政策”層層加碼。本來防疫有大數據作為支撐,流動人口只要持有健康碼或核酸檢測證明,是不是密切接觸者或病毒攜帶者,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斷。然而,一些地方并不相信先進技術,制訂出各種“土政策”,比如對外來人員變相隔離,或無端要求其多次進行核酸檢測,給人員正常有序流動帶來麻煩,給復工復產制造障礙。這些都涉嫌“過度防控”“錯誤防控”,妨礙了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
一些地方過度反應,表面上看是在“鐵腕防控”,實際上卻暴露了一種形式主義問題,甚至是一種懶政表現,相關責任人涉嫌失職瀆職。這樣的“鐵腕防控”并不利于疫情防控,反倒是在給疫情防控添亂、添堵。
對此,各地既要避免過度反應,過度防控,也不要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放松防控,而要能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要能做到松緊有度,張弛有道。具體而言,要做到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既需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更好發(fā)揮“居中指揮”的作用,也需要各地能夠加強溝通,加強“協同作戰(zhàn)”能力。
莫讓“土政策”打亂了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對于一些地方出現的過度防控、錯誤防控,要能及時糾偏、及時叫停。要布局長遠,布局有序,配合有度,落子有聲,才能下好這場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